活動介紹

鼓,可以棒敲,亦能以手擊。鼓作為樂器早在周代就已在禮樂中佔據一席之地,如今寺院中常設的大「鼓」,也是禮樂文化的一種體現。手鼓與傳統大鼓不同,如《呂氏春秋》中所云,其更多的承載著「陶冶人之性情,涵養人之心靈,使人於物質享受之外,而又精神上享受矣」之功能。手鼓在一千餘年前的敦煌壁畫中就已能覓得蹤跡。現在,手鼓則常見於原生態的非洲音樂或是中國少數民族的音樂中。當代「優人神鼓」將道藝結合,練鼓修身,又為禪與藝的結合帶來新的一番風景。本次工作坊是與鹿湖精舍共同舉辦,精舍負責文教工作的覺韜法師早年曾服務于在山林間的修行團體——「優人神鼓」,本次「手鼓道」工作坊則是令鼓不僅走入生活,更使參與者體會鼓中禪意。

本次工作坊甫推出,幾日內便已滿額;部分順利報名的參與者提前一小時便抵達活動場地,足見活動的吸引力以及參與者滿滿的熱情。活動正式開始,珠海學院的王冰助理教授簡單為大家介紹了活動初衷與本次工作坊的背景。覺韜法師為大家簡要介紹鹿湖精舍、鹿湖文教中心以及本次工作坊的情況。

接下來,參與者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大圓圈,兩位手鼓導師Gabriel 和Paige為大家示範以手擊鼓的一種方法,即以拇指指節側面與鼓面相觸。參與者先是在導師的帶領下,以左手手掌為「鼓」,右手擊打左手,以此體會擊鼓的感覺。繼而導師將鼓傳遞給參與者,參與者按照導師的節奏擊鼓,並按節奏將鼓傳遞給旁邊的人。此時,鼓在眾參與者之間流動。待大家基本掌握擊鼓技巧後,導師提升擊鼓的難度,將四個鼓在參與者之間傳遞,並要求按著導師提供的節奏擊鼓、傳鼓。大家在專注、有序、稍顯緊張的氛圍中進行著擊鼓的學習。時間也在鼓聲中,悄然流去。

工作坊即將結束之際,覺韜法師邀請兩位手鼓導師演奏曲目,請參與者們盤腿而坐、專注當下、閉目凝神聽之。在鼓聲、拇指琴的聲音中,靜心禪修。有參與者在分享環節中提到:「聽到了雷雨聲」、「拇指琴的聲音很自然,很好聽」、「有聲音的打坐不容易犯困」。

覺韜法師在交流環節與參加者分享:「每人第一次聽到的鼓聲其實是媽媽的心跳聲,鼓聲和我們心跳的聲音很像。大家在擊鼓的時候,體驗到隨著節奏加快,心情也會變得緊張,心跳也會變得更快,所以母親懷孕時情緒如有波動,腹中胎兒也是能感受到這樣的心跳聲,並受到影響。」有參與者聯想到自己的母親,深受觸動。鼓聲與心聲的相應,或許是許多參與者們不曾想到的聯繫。
最後大家在歡喜與寧靜中,跟隨覺韜法師向諸佛菩薩行問訊禮。至此「手鼓道」工作坊圓滿結束。

活動照片

撰稿:牟晏瑩

特別嗚謝:智度會摄影義工何心寧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