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與今客,一畫相連;三千里敦煌與香港之距,一念相牽。香港康文署和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香港敦煌之友支持的「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展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2022年10月9日,珠海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組織碩士課程班的學生以及中心義工一起跟隨「佛教與藝術」任課教師崔中慧副教授的導賞,共同走進「敦煌數字洞窟」,探尋壁畫中佛、經的故事。

香港與敦煌,一個是現代東西文化交流匯點,世界的金融中心;一個是古代東西文化交流、商賈往來的重鎮。兩地相隔三千里,不可不說是遙遠的。可是通過科技手段,再現洞窟於展館中,卻又不得不承認「一切近在眼前」。

未進入展廳前,便在開闊通道處的牆壁上看到莫高窟第148窟《藥師經變圖》,這是盛唐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內容描繪的是東方藥師琉璃淨土世界,左右兩邊有長條幅,一邊是描述藥師十二大願,另一邊描述的是九種橫死,喻人生苦難。香港敦煌之友副主席盧志明先生介紹,這幅圖比洞窟中壁畫的實際尺寸更大。因為相機拍攝存在「 中間成像清晰,周圍成像質量欠佳」的問題,因此壁畫數字化的工程十分不易——同一個地方要拍五次,整幅圖畫拍下來也要一個月的時間,之後將五次拍攝的圖像拼合起來,要花費至少三個月的時間。

進入展廳後,崔中慧副教授首先為大家介紹敦煌莫高窟第一個洞窟奇妙的誕生故事。三危山上的佛光一現,這裡生而注定不凡。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將古希臘文明留在了帕米爾高原下。公元一世紀時,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出現了有著古希臘雕塑特點的佛陀塑像。犍陀羅藝術向東跨越茫茫大漠來到了敦煌,敦煌早期石窟中的塑像,許多都受到犍陀羅藝術的影響。

彩繪大日如來佛鎏金銅頭像是本次展覽中的珍品,約製作與公元8-9世紀吐蕃統治時期,這時期吐蕃在敦煌實行易服辮髪等文化政策,打破敦煌幾百年來以漢文化為主導的格局,造像也受到吐蕃密教的影響。展廳內可以看到1:1的再現的榆林窟第25窟,這一洞窟也是崔中慧副教授重點講解的部分。極高分辨率壁畫圖像,讓參觀者有身臨其境的體驗——不過在舒適、整潔的空調展廳內,或許我們無法體驗到處於戈壁沙漠中的榆林窟,承受著怎樣惡劣的自然環境,那裡的風沙可都是「帶著刀子的」。

榆林窟第25窟是吐蕃統治敦煌時期所開鑿的洞窟,窟內南北兩壁為觀無量壽經變與彌勒經變、正壁為一佛八菩薩圖,其中還可見敦煌地區吐蕃新郎與漢人新娘拜堂成禮的「 漢藏婚禮圖」。崔中慧副教授介紹,上世紀中葉中國攝影師羅寄梅,在敦煌拍攝了三千餘張莫高窟和榆林窟的照片,彌足珍貴。現在的學者通過對所拍洞窟資料的檢索, 發現了羅氏拍於當時的榆林窟第25 窟主室正壁八大菩薩曼荼羅壁畫全圖, 而洞窟現有壁畫卻已有殘毀。

行程的最後,進入莫高窟第17窟北宋的《報父母恩重經變》絹畫展廳,這一展廳用沉浸式投影等數字科技的手段,為大家展示了佛經中宣揚的孝道文化。

本次佛學研究中心應用佛學文學碩士課程班的同學走進「 敦煌數字洞窟」,收穫良多,以下為同學們分享的心得:

編撰:牟晏瑩
圖片:牟晏瑩、覺明法師等
展覽有關詳情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