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jingyin@chuhai.edu.hk

電話:
     852-29727408

教授

中心總監

學歷
  •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宗教系佛學博士
  • 斯里蘭卡克拉尼亞大學巴厘語佛學研究生院佛學文學碩士
研究興趣
  • 佛學應用研究
  • 戒律研究
  • 南傳佛教研究
  • 中國傳統研究
教授課程
  • 佛教與管理
  • 《六祖壇經導讀》
研究項目
  • 七世紀中印佛教制度差異比較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 Research on Emotion and Practice of Buddhism (禪修對個人情感變化的影響) (2008/05-2011/5,香港大學,兩篇論文發表於PloS One)
  • Addressing Drug Misuse through Buddhism (《心經》自然戒毒療法) (2006/09-2009/07,香港大學)
  • Effective Use of Buddhist resources in Children’s 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如何利用佛教資源推動香港中小學學生質素教育) (2006/11-2009/11,香港大學)
工作履歷
  • 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所長
  • 江蘇佛學院慈恩學院執行副院長
  • 蘇州市戒幢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
  • 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曾擔任學術委員

  •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委員
  • 香港學術評審局委員
  • 香港大學社會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 香港大學社會學院佛學研究中心課程委員會主席
  • 香港大學社會學院本科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

義務工作

  • 香港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校監
  •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校董會董事
出版
編著
  1. 總策劃, 《三合一十全人格教育系列兒童繪本》 (香港:新雅, 2009) (此套繪本獲中國2009年「冰心兒童圖書獎」)
  2. 編委, 《乾隆大藏經》 (排印勘正句讀本, 中國書店, 2009)
  3. 主編, 《敦煌心靈之旅》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4),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 編委, 《佛教與人生叢書》 (香港大學, 2003)
  5. 總策劃 & 主編, 英國中小學佛學教科書 (英文版) (一套四冊, 第一、二冊已出版, 倫敦, 2001) (英國有四千多個大中小學採用此書為佛學教課書)
  6. 副主編, 《簡明標點大藏經》, (華僑出版社, 北京, 1998)
專著
  1. 《健劍長老紀念文集》(香港:三聯書店。2021)
  2. 《智慧長老紀念圖文集》(香港:三聯書店。2021)
  3. 《佛教二千六百年入門》(香港:中華書局。2021)
  4. 《金剛經‧心經導讀及譯注》(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5. 《淨土三經導讀及譯注》(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6. 《六祖壇經導讀及譯注》(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7. 《有佛法就有辦法》 (香港:天地, 2012)
  8. 《逆境中的從容》 (天地, 2010), (中華書局, 2011)
  9. 《安忍精進》 (天地, 2009), (中華書局, 2011)
  10. 《三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新雅, 2009)
  11. 《神鼠傲傲》 (新雅, 2009)
  12. 《為水而戰》 (新雅, 2009)
  13. 《佛智今用》 (天地, 2008),(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14. 《心經簡林》 (天地, 2007)
  15. 《佛教的孝道觀》 (東蓮, 2007)
  16. 《愚子心耕》 (東蓮, 2006)
  17. 《一念之間》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5) ,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18. 《捨己為人》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4),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19. 《快樂之門》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5 ) ,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0. 《果與因》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1. 《隨緣自在》 (香港:東蓮覺苑, 2006)
  22. 《煩惱化菩提》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 )
  23. 《干戈化玉帛》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
  24. 《五戒的現代意義》(上、中、下冊) (香港:東蓮覺苑, 2002-04)
  25. 《佛學教科書》第二冊 (英文版, 英國中學佛學教科書) (倫敦 Science, 2001)
  26. 《佛學教科書》第一冊 (英文版, 英國小學佛學教科書) (倫敦 Science 2000)
  27. 《標點百丈清規》(華僑出版社, 北京, 1998)
期刊論文
英文論文
  1. Leung MK, Chan CC, Yin J, Lee CF, So KF, Lee TM., Enhanced amygdala-cortic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meditators (專業禪修者對大腦杏仁核-皮質功能連接的強化). Neurosci Lett. 2015 Mar 17;590:106-10. doi: 10.1016/j.neulet.2015.01.052. [SCI] [共同第一作者,香港大學]
  2. Leung MK, Chan CC, Yin J, Lee CF, So KF, Lee TM., Increased gray matter volume in the right angular and posterior parahippocampal gyri in loving-kindness meditators仁愛冥想者右側角回和後海馬旁回中灰質體積增多(Soc Cogn Affect Neurosci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2013) 8(1): 34-39 doi:10.1093/scan/nss076) [SCI] [共同第一作者, 香港大學]
  3. Lee TMC, Leung MK, Hou WK, Tany JCY, Jing Y, So KF, Lee CF, Chan CCH. Distinct Neural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Focused-Attention Meditation and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PLoS One. 2012; 7 (8): e40054. (專注靜坐和慈心禪靜坐對大腦活動的不同影響) [共同第一作者,香港大學]
  4.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Vinaya in China,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2009 [佛教初傳中國時戒律的口傳傳承, 《佛學研究》, 佛學研究所, 斯里蘭卡, 2009]
  5. Devadatta’s Personality and the Schism, Buddhist and Pali Studies: in Honour of the Venerable Professor Kakkapalliye Anuruddha, 2009, Professor KL Dhammajoti, Professor Y. Karunadasa,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69-392[從提婆達多的性格再探僧團分裂之因, 《佛學與利文研究—Anuruddha教授八十紀念專輯》, 香港大學. 2009)]
  6. Death from the Buddhist view: Knowing the Unknown,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 A Hong Kong Chinese Experience, 2006, Cecilia Lai Wan CHAN and Amy Yin Man CHOW,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93-103[佛教的死亡觀: 知與所知, 《生離死別與臨終關懷—香港的經驗》,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06]
  7. Buddhism and Economic Reform in Mainland China, Chinese Religions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2006, James Miller,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pp85-100 [大陸佛教與市場經濟, 《中國宗教在當代社會》, Santa Barbara: ABC-CLIO Press, 加拿大, 2006]
  8.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angha and the emergence of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Vinaya,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2006, 4, 270-301[僧團的演變與三位一體的戒律, 《佛學研究》, 佛學研究所, 斯里蘭卡, 2006]
  9.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Origin of the Mahayana Schoo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2005, 3, pp169-189 [菩薩戒與大乘佛教的起源, 《佛學研究》, 佛學研究所, 斯里蘭卡, 2005 ]
  10. Buddhism in China, Musica Sacra International. (Germany, 1997) P‧76-83.
中文論文
  1. 淨因 (2018),人工智能时代的佛教教育,《佛学研究》,2018年第2期。
  2. 淨因 (2016), 江淮—中國佛教的發詳地之一,《南朝佛教與金陵》。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3. 淨因 (2016), 從佛教教義教規的角度闡釋國法與教規的關係, 《國法與教規關係研討文集》。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4. 淨因 (2016),佛教教育的瓶頸和出路,《戰略與管理》。
  5. 淨因 (2015), 義淨律學思想對戒律現代化研究的啟示,《國際佛學論叢 第2輯 戒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 淨因 (2015), “七級浮屠”考,《佛教文化研究》第二輯。江蘇人民出版社。
  7. 淨因 (2015), 佛教現代弘法模式探索,《佛學研究》。
  8. 「七級浮屠」的哲理, 《國學新視野》, 2012年三月春季號
  9. 生存‧生活‧生命, 《國學新視野》, 2011年十月秋季號總第三期, 灕江出版社 (ISBN: 9787540753740)
  10. 中國佛教的三個發祥地, 《華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9 & 10, 1490-1508
  11. 建立佛教文獻資料庫初探, 《佛教與當代人文關懷》, 高雄:佛光, 2008, 359-382頁
  12. 從鑒真東渡的本願談 ‘以戒為師’的重要性, [J]. 《中國宗教》, 2007, (1)
  13. 惠能之南禪——佛教思想發展史上的第二次回歸, 《禪學研究》2001年, 第五期 (南京大學)
  14. 大悲度眾生 正命不偷盜 (下) [J]. 《法音》, 2001, (3)
  15. 大悲度眾生 正命不偷盜 (中) [J]. 《法音》, 2001, (2)
  16. 大悲度眾生 正命不偷盜 (上) [J]. 《法音》, 2001, (1)
  17. 尊重生命 慈悲不殺 (下) [J]. 《法音》, 2000, (12)
  18. 尊重生命 慈悲不殺 (上) [J]. 《法音》, 2000, (11)
  19. 朴老與我的求學生涯[J]. 《法音》, 2000, (7)
  20. 從對傳統辦學指導思想之反思 談佛教教育的未來[J]. 《法音》, 2000, (4)
  21. 三位一體的戒律[J]. 《法音》, 1999, (11)
  22. 一代高僧──正果法師[J]. 《法音》, 1998, (1)
  23. 英倫歸來話佛教, 《法音》1998, (11)
  24. 論佛教的財富觀《法音》1993, (2, 4, 6)
  25. 佛陀的沉默, 《法音》1992年
  26. 在為社會服務中發揮自身的價值, 《法音》1992年
  27. 一缽千家飯, 《法音》1992年
  28. 佛教的物質觀, 翻譯《法音》1991年
  29. 「斷根」 的危機, (《信報財經月刊》, 2011 (7)
  30. 佛教反對任何形式的執著嗎? (《信報財經月刊》, 2010 (12)
  31. 香港佛教百年歷史回顧, (《信報財經月刊》, 2010 (9)
  32. 人生的四種思維, (《信報財經月刊》2010 (4)
  33. 悟性教育, (《信報財經月刊》, 2010 (2)
  34. 苦難與共業, 《信報財經月刊》, 2009 (12)
  35. 是非無定論, (《信報財經月刊》, 2009 (9)
  36. 人與自然, 以誰為本? 《信報財經月刊》, 2009 (7)
  37. 化解煩惱的三個層面, 《信報財經月刊》, 2009 (3)
  38. 平衡人生的三種財富, 《信報財經月刊》, 2009 (1)
  39. 心靈海嘯, 《信報財經月刊》, 2008 (11)
  40. 禍福不二的人生, 《信報財經月刊》, 2008 (9)
  41. 無常的人生, 《信報財經月刊》, 2008 (7)
  42. 三種境界的人生, 《信報財經月刊》, 2008 (4)
  43. 中道的人生, 《信報財經月刊》, 2008 (1)
  44. 生活在分享的世界裡, 《信報財經月刊》, 2007 (11)
  45. 境隨心轉, 《信報財經月刊》, 2007 (9)
  46. 心靈的回, 《信報財經月刊》, 2007 (7)
  47. 心無罣礙, 《信報財經月刊》, 2007 (5)
  48.  海外佛教見聞, 《會務通訊》,北京, 1994
  49. 斯里蘭卡佛教現狀與思考, 《會務通訊》北京, 1994
  50. 宗教傳媒的定位與責任, 《覺群》, 2011
  51. 佛教教育價值取向辨析, 《覺群》, 2001 (4)
學術會議論文
  1. 《六祖壇經》解經本土化探析(第三屆中國佛教史論壇,論壇主題:解經與教制:佛教本土化的多元化解析,2019 年11 月1 日-4 日,南京市古南都飯店)。
  2. 時代適應性—佛教中國化的思考—以香港寶蓮禪寺管理現代化為案例(江蘇省第二屆佛界論壇10/23/2019)。
  3. 人工智慧時代的佛教教育(第五屆五臺山佛教教育學術研討會(6/2- 6/5/2019)
  4.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Weal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Buddhist Values and Economics: Investing in a Sustainable Future, HKU, 13–14 April, 2019.
  5. 論文發表(基調發言):Feature of Engaged Buddhism for Social Welfare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2018年7月5日, UNDV 2018 Academic Conference, Thailand]
  6. 論文發表:試論人工智慧時代的江蘇佛教教育路徑[2018年10月17日,江蘇佛教論壇,南京]
  7. 論文發表: 人工智慧時代的佛教教育[2018年11月3日 第16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主辦: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學]
  8. 論文發表: 人間佛教的體和用[2017年6月16日 中加美三國佛教論壇,中國佛教協會、加拿大佛教會、美國佛教聯合會共同主辦,多倫多湛山精舍承辦,多倫多大學協辦]
  9. 論文發表:“互聯網+”佛教教育[2017年6月29日,“一帶一路上南北傳佛教研討會”,香港]
  10. 論文發表(基調發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017年11月15日紀念趙樸初居士誕辰110周年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
  11.  “四大名山·舍利文化”高峰論壇,作 “至佛頂舍利,常住法身”主旨發言(南京佛頂宮, 10/27)
  12. 紀念趙朴初居士誕辰110周年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 作“弘揚人間佛教思想,建設當代佛教文化”主旨發言(無鍚靈山, 11/15)
  13. 發表論文: 南北朝時期成實與三論學派之爭探究(“三論宗與棲霞山學術會議,,主辦單位: 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三論宗研究所,2015/05/15-17)
  14. 發表論文: “一帶一路”佛教文化與嶺南佛教(中國佛教與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廣東省佛教協會,2015/11/16)
  15. 發表論文: 佛教現代弘法模式探索 (佛教經典的闡釋與弘揚,主辦單位: 中國佛教協會,2015/11/18)
  16. 發表論文: 法眼宗思想傳承與當代文化建設(,主辦單位: 中共龍岩市委統戰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5/11/28)
  17. 發表論文: “觀音信仰與心理治療” (2014中國遂甯觀音文化論壇, 主辦單位:四川省佛教協會、遂寧市佛教協會、遂寧市宗教學研會,2014/11/8-10)
  18. 發表論文: “趙朴初圓融無礙思想探折”, (趙樸初思想研討會,主辦單位: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寶蓮禪寺,地點:香港機場富豪酒店,2014/11/1-3)
  19. 發表論文: “趙樸初中道不二思辨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析”(趙朴初人間佛教思想暨太湖禪宗文化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 安徽省趙朴初研究會安徽大學趙朴初研究中心,2014/09/10-12)
  20. 發表論文: “江淮——中國佛教的發祥地之一”( “南朝佛教與金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雞鳴寺主辦,江蘇尼眾佛學院、同泰佛學研究院承辦,2014/05/10-11)
  21. 發表論文: “無我-佛教心理學情緒轉化的著力點”( “佛教與心理學”, 西園寺參加第五屆戒幢論壇)《第五屆戒幢論壇論文集》,2013/11/14—17)
  22. 發表論文: “戒律的思想與實踐”,(“戒律的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國際佛學論壇,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戒律的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2013/10/30-31)
  23. 發表論文: “青年僧侶弘法能力培養途徑探析——以倓虛法師為例” (2013年5月10日至11日,「東北三老佛學思想研討會」。主辦: 中華佛教文化院、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遼寧大學永惺佛學研究中心、 西方寺及東林念佛堂)《東北三老佛學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24. 科學世界觀文科專家座談會( “科學世界觀”, 會議主持:社科處長王月清教授,會議地點:晶麗酒店會議室,邀請與會專家:黃賢金、淨因、沈坤榮、孫冶東、童星、王月清、徐小躍、楊德才、楊金榮、周曉虹,2013/04)
  25. 參與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 (論壇的主題:和諧世界,同願同行)的籌劃,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為協辦單位,2012/4/25-27。
  26. “三教論和平” 論壇嘉賓。主題: 聚焦和平——傾聽宗教聲音。中央電視台主辦,英語。(其他主講嘉賓: 伊斯蘭教代表丁夏穆(印尼阿給邁迪耶主席)、基督教 :美國基督放代表人士,2012年4月27日)
  27. “人生佛法” 論壇嘉賓。主題:僧侶談佛教在當今社會的功能。中國網絡主辦,中英交傳。(其他主講嘉賓: 寬運法師、宏明法師),2012年4月22日。
  28. “三大語系談佛法” 論壇嘉賓,主題:身心清淨——感受佛教智慧。Now電視台主辦。(其他主講嘉賓: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校長,藏傳佛教珠康法師),2012年4月26日。
  29. 發表論文:生態與心態 (2010年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 —— 人間佛教與當代倫理,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辦, 香港,2010/12/21-22)
  30. 發表論文:宗教媒體的定位與責任, (當代宗教媒體的定位與責任, 《中國宗教》雜誌社主辦, 上海,2010/12/2-3)
  31. 發表論文:香港捐獻文化探析, (第六屆“基督宗教在當代中國的社會作用及其影響”論壇, 北京大學主辦, 北京2010/11/17)
  32. 發表論文:漢傳佛教在歐美的傳播與發展, (中華佛教宗風論壇, 香港,2010/09/10)
  33. 發表論文:《六祖壇經》—會通諸宗, 回歸當下, (禪宗六祖文化學術研討會, 廣州,2010/09/11)
  34. Looking at human behaviour from Buddhism view point, (Buddhism & Science Symposium II: 「Emotional Awareness: Cultivating Mental Balance and Leading a Good Life」. Main speakers: Dr. Allan Wallace, renowned scholars from the Buddhist community, and Dr. Paul Ekman, a renowned psychologist who has been a pioneer in the study of emotions and their relation to facial expressions.,2010/07/15 )
  35.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uddhist studies, (Global Network Meeting, Organized by Stanford University,2010/06/26)
  36. Human Mentality and Environment, (Workshop: Buddhism and environment, organized by th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CUHK;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HKU; the Goethe Institute Hong Kong;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Humanities (KWI, Essen, Germany,2010/05/28)
  37. Buddhism’s contribution in Sino-Indian cultur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t heritage and tradition in East Asia and south, organized by Dongguk University in Seoul,2010/05/10)
  38. 發表論文:回望佛教教育理論—僧伽教育的再認識, (鑒真佛教學院的發展和未來研討會, 南京大學, 鑒真佛教學院,2010/05/03)
  39. 發表論文: ‘整合’與‘適應’——中國特色的政教關係, (第五屆「基督宗教在當代中國的社會作用及其影響」高級論壇, 浙江大學,2009/11/05)
  40. How to appreciate diversity and similarity of religion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world religions in Modern Society-Deepening Interfaith Dialogue for tolerance, peace, harmon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ganized by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HKU &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participants: Hong Kong Multi-Faith Religious Leaders and Scholars/ U. S. Delegation Members/ Guests/ Public, Venue: Room 419, 4/F Knowles Building, HKU,2009/10/28)
  41. The Function of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Religion & Society Congress 2009, 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2009/10/21)
  42. 發表論文:聖嚴法師的戒律學與「心六倫」對現代倫理的貢獻, Civil Society and New Ethics in Modern Chinese Buddhist Discourse —— A Workshop Dedicated to the Late Master Shengyen (organized by 浸會大學,2009/04/09)
  43. 發表論文:漢地佛教院校課程設置調研報告,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 2009,2009/03/29)
  44. Spirituality Education as Manifested in Picture Books for Children,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Children’s Spirituality, HK, 2009 [靈性教育在兒童繪本的體現, 亞洲、太平洋兒童靈性教育國際研討會, 2009,2009/03]
  45. Zen and the Family, The CIFA Inaugural Symposium on Families in Asi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HK, 2008 [「禪與家庭和諧, 亞洲區家庭研究聯盟 (CIFA)國際研討會: 亞洲家庭: 機遇與挑戰, 2008 ]
  46. How Religion and Government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China, Faith and Politics Institute Forum, USA, 2008, [「中國宗教和政府如何相互影響, 信仰與政治研究所圓桌對話會議, 國會山信仰和政治研究所, 美國, 2008,2008/09/10]
  47. How do religion and family work together to provide individuals with stability, value, identity, and purpose?, Atlanta Multi-Faith Forum, Mercer University, USA, 2008 [宗教和家庭如何共同作用, 以提供給個體穩定、價值、身份認同和目標, 亞特蘭大多宗教信仰對話, 莫西大學, 2008,2008/09/08]
  48.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Prevention of Suicide, 3rd Asia 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 HK, 2008 [佛教防止自殺透視, 第三屆亞洲太平洋國際自殺預防考協會國際研討會, 2008,2008/12/01]
  49. Buddhist Judiciary system as reflected in Vinaya literature, “Conference on the Buddhist Studies”jointly organised by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HKU and Dongguk University, 2008 [戒律中的佛教司法體系, 香港大學與東國大學佛學研討會, 2008]
  50. 「Strategic Development for Buddhist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Buddhist Studies, by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Thailand, 2007 [中國佛教教育在未來發展策略探索, 第二屆國際佛學研討會, 國際佛教大學, 2007]
  51. 發表論文:世界和諧, 從心開始, 第一屆世界佛教論壇, 2006, pp10-21
  52. Study on the renewal of Vinaya——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eminar on Significance of Vinaya in the Modern Day Context, Taiwan, 2006, 142-151 [戒律的理論與實踐, 戒律的現代化意義研討會, 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2006]
  53. Living in Harmony: Promoting Creative Synergy in a Stressful World,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in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Living in Harmony: Promoting Creative Synergy in a Stressful World」, HK, 2006 [活出和諧國度:彙聚創意, 衝破壓力, 第五屆衛生和心理健康社會工作國際會議, 2006]
  54. 發表論文:次第非次第, 漢傳佛教修學次第研討會, 馬來西亞, 2005
  55. 發表論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佛教現代化之關鍵, 「傳統與現代化—漢傳佛教的現代詮釋」國際佛教學術研討會, 新加坡, 2004, 15 pages.
  56. 發表論文:市場經濟衝擊下的大陸佛教向何處去,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傳統文化、商業和宗教學會聯合舉辦的 “中國宗教研討會”, 2003年,2003/03。
  57. 發表論文:逆境中的從容, (本論文發表於2002年7月由香港六大宗教舉辦的「香港六宗教領袖研討會」)
  58. 香港大學-清華大學聯合舉辦的 「華人文化與心理輔導國際學術研討會, 並主持 「禪、佛與輔導」研討會 (地點: 北京清華大學,2001/12/10-12)
  59. 發表論文:從對傳統辦學指導思想之反思談佛教教育的未來, 佛教教育研討會, (蘇州),2000/03。